在今年全国两会上,50位民营企业家代表、委员积极建言献策,他们的声音汇聚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。这些建言涵盖了多个领域,形成了十大关键词,不仅反映了民营企业的心声,也映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。
首先,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备受关注。这一法律的出台,将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稳定、可预期的发展环境。全国人大常委会正紧锣密鼓地推动草案的修改完善,旨在将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、政策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,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法律保障。
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成为热议话题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,其在各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。民营企业家代表、委员纷纷建言,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打造AIGC创新平台,赋能农业、工业等行业,开发垂直细分领域模型建设。同时,他们也呼吁加强治理“AI换脸拟声”等违法侵权行为,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。
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。民营企业家代表、委员积极建言,希望政府出台更多鼓励政策,支持企业在医药、农业、制造业等领域发挥创新主体作用,加快概念验证、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。
产业出海成为民营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路径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,越来越多的中国产业将触角拓展至海外市场。民营企业家代表、委员建言,政府应促进“新三样”等优势产业产业链出海,推动“标准出海”,并建立健全出海企业合规风险防范机制,为民营企业走向世界保驾护航。
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,货币政策工具也要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。民营企业家代表、委员所处的行业既有新兴绿色产业,也有面临绿色转型的传统产业。他们纷纷建言,政府应强化政策引导,加大财税补贴优惠力度,推动产业社会绿色发展。
促进消费是提振经济的重要抓手。政府工作报告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作为2025年首要任务。民营企业家代表、委员深度了解市场需求,提出了发放购房补贴、开展购房税收优惠、进一步拓展消费补贴目录等建议,旨在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,加快数字、绿色、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。
反内卷式竞争成为民营企业家的共同呼声。他们建言政府应营造企业良性竞争的可持续发展环境,防范“内卷外溢”。通过追求差异化、高质量发展,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包容审慎监管为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预留了空间。这一监管方式既能鼓励企业创新,又能有效防范风险。民营企业家代表、委员建言,政府应实施包容审慎监管,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战略缺失、管理缺位、融资困境等问题,加速成长为独角兽企业。
知识产权保护是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石。民营企业家代表、委员呼吁政府尽快修改专利法、商标法,完善药品专利期限补偿等制度,治理僵尸专利、休眠专利等带来的恶意竞争。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发展,为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人才培养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优势。民营企业家代表、委员从自身需求出发,提出了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、推动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等建议。通过创新推广技能认证标准、深化“新农人”培训和评价激励机制等措施,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
此外,民营企业家代表、委员还关注营商环境、监管政策、民生保障等领域。他们的建言献策不仅反映了民营企业的切身需求,也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、合理的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。通过这些关键词的解读,我们不仅可以鲜活把握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的切身大事,也能深刻感受到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民营经济将迸发出更加蓬勃的发展活力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陈荣生,本文标题:《两会聚焦:50位民企代表委员热议,十大关键词勾勒建言蓝图》